2017/07
阅读量:3582
明代木匠眼中,木头和人一样,都有灵魂,木头其实是活的,随时依环境发生变化,温度、湿度的变化,木头也会变形和热胀冷缩,再直的一根木头,从中间劈成两根,每一根一定会慢慢弯曲,这些都是木头的“性格”。
为了改变木材的性格,人类最早的时候,是用铁条和钉子箍起来,做成框架,将木板箍住,令其涨无可涨、缩无可缩,但木头是坚忍不拔的,宁开不屈,绝不妥协,很多干脆从中间撕裂或是劈了。
在中国古代,人们敬畏自然,崇尚天人合一,不改变木材性格,让人与木共存,他们只用很简单的方法,在每道工序上有相应的办法,用“抽缝”等技巧,给木头膨胀和冷缩的空间,这样反而可以让木头听话。
中国家具榫卯更是一绝,很多明式家具不用钉不靠胶,只用榫和卯斗合在一起,历经几百年沧桑,木料已近朽烂,但主体结构仍然不松不散,仰仗的就是严谨的榫卯结构,反映的是中国人的聪明智慧。
工匠师对木材都要材尽其用,量材而用。依据现有的木料建议主人做什么,先做大型家具,剩下一些材料,就做中号、小号的,再剩下的小型的文玩用器,直到除一堆锯末,只做够牙签,什么都不剩下,一点儿都不糟蹋。
到了工业社会,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,为了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,人来将木头用机器旋切成薄片,一横一竖地粘贴在一起,多层实木板由此诞生,通过消除木材本身的内应力,来解决木头“反抗”变形的问题。
使用板材制作家具本身就是一种环保行为,一棵树木的成材时间至少是10年,人类为了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,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,诞生了以木材为基础加工而成的板材,从多层实木板,到细木工板,到指接板,再到欧松板,每一种板材都有它的特点,都有它适用的范围;每一种家居形态都能找到它所需要的板材,喜欢实木感觉的,选择实木指接板,既要实木感觉又想相对稳定不变形,选择细木工板,多层实木板,想要结实耐用,几十年不变,选择欧松板。
板材还被贴面制作,拥有各种花色的饰面,花色贴纸木纹逼真,色泽美观,可选择性多,于是诞生了生态板,不用刷油漆,制作的家具可直接使用,减少家装污染,更加环保。板式家具更符合现在人的审美观、生活观,实现了我们对木材的亲切对话,轻巧、时尚、简约、环保。
分享到: